Product Series
推薦產品
河南華東起重機械設備公司
服務熱線:400 086 9590
公司:河南華東起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賈經理
聯系電話:13903802779
地址:河南新鄉市封丘縣起重機工業園區
當前位置: 起重機 > 起重機文章
架橋機過孔穩定性調控技術與實踐
時間:2025-08-01來源:起重機廠家瀏覽次數:1
架橋機過孔穩定性調控是節段拼裝橋梁施工的核心環節,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多維度協同控制確保架橋機在移位過程中保持結構穩定,避免傾覆、滑移或局部失穩。該技術需綜合機械設計、液壓控制、智能監測等多學科知識,結合工程實際制定差異化實施方案。以下從系統構成、控制策略、關鍵技術及工程實踐展開分析。

一、系統構成與力學原理
架橋機過孔穩定性調控系統主要由支撐體系、行走機構、配重平衡裝置及監測系統組成。支撐體系通常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通過剛性連接與柔性補償協同作用,實現對主梁的穩定支撐。行走機構采用液壓驅動或電機驅動,通過同步控制系統確保多組臺車協同動作,避免不同步導致的結構應力集中。配重平衡裝置通過調整可調配重塊位置或液壓支撐缸高度,動態抵消吊梁偏載產生的傾覆力矩。監測系統集成北斗定位、傾角傳感器及應力監測設備,實時采集主梁姿態、支腿壓力等數據,為控制系統提供反饋信號。
二、穩定性控制策略與關鍵技術
同步驅動控制技術
針對長跨度架橋機前后行走機構獨立驅動的問題,采用 “主從同步 + 偏差修正” 控制策略。例如,“昆侖號” 架橋機通過建立液壓驅動模型,結合 PID 算法實現前后車行走同步誤差≤±2%,有效減少主梁橫向扭力。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的千噸級架橋機采用 “主天車提梁 + 中支腿頂推” 協同模式,通過 PLC 系統精確控制頂推速度(≤0.5m/min)與位移(精度 ±10mm),確保過孔過程平穩。
柔性支撐與動態平衡
柔性支腿通過倒梯形變截面設計和球面底座結構,適應主梁熱變形及支撐面不平整問題,最大可承受 1,417,500N 壓力。結合液壓補償系統,可實時調整支腿高度,補償地質沉降或結構變形。例如,中泰高鐵項目在架橋機支腿底部增設可調螺桿結構,通過球面底座轉動適應 ±2.5% 坡度,同時設置輔助銷軸防止異常傾斜。
智能監測與風險預警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靜力水準儀組成的監測網絡,可實時監測支腿橫移軌道橫坡(誤差≤±0.5mm/m)及主梁前后高差(≤±10cm),當數據超出閾值時自動觸發聲光報警并停機。南三島大橋項目通過集成微應變傳感器、風速儀等設備,實現對結構應力、風荷載等參數的全工況監測,預警響應時間≤1 秒。
分級加載與抗風防滑
過孔前需進行分級加載試驗,按 20%、40%、60%、80%、100% 逐步提升荷載,同步監測支腿沉降及主梁撓度。風力超過 5 級時需停止作業,同時在支腿底部設置鋼墩支墊與手拉葫蘆錨固,增加摩擦系數防止滑移。漂水河特大橋項目在鄰近既有線施工時,通過鋼墩支墊與 T 梁預埋 T 鋼連接,使架橋機與橋面形成整體,安全系數提升 30%。
三、工程實踐與優化措施
復雜工況適應性改造
針對隧道或小半徑曲線施工,需對架橋機進行結構優化。例如,中泰高鐵 800 噸架橋機通過縮短前支腿懸臂長度并增設導向輪,在隧道與橋梁銜接處實現 ±5cm 轉向精度。馬普托大橋養護項目采用 16 臺 150T 自鎖式液壓千斤頂,結合 “同步頂升 + 調平復位” 技術,4 小時內完成 1000 噸橋面系的毫米級頂升。
安全冗余設計
液壓系統設置多重保護:液控單向閥防止油管爆裂導致油缸墜落,溢流閥限制系統壓力(≤60MPa),備用電源確保失電時可手動操作。江蘇凱恩特的 PLC 系統還集成非接觸式高壓報警裝置,避免吊裝觸碰高壓線。
配重系統智能化升級
傳統配重式架橋機改造為自平衡系統后,通過液壓支撐缸與可調配重塊動態調整力矩平衡。例如,中鐵某局將 JQ900A 型架橋機改造后,配重塊重量減少 60%,轉場時間縮短至 1 天,偏載調節響應時間≤0.5 秒。
四、質量控制與驗收標準
過孔完成后需對以下指標嚴格驗收:
支腿定位精度:縱向偏差≤±5cm,橫向≤±1cm,左右高差≤±1cm;
主梁姿態:縱向傾斜度≤1%,橫向水平誤差≤±1cm,導梁中心線與橋梁中心線偏差<±2cm;
結構應力:關鍵部位應力≤設計值的 85%,焊縫無裂紋、支腿無變形。
驗收時需結合超聲波檢測儀檢測支腿與橋墩接觸面密實度,采用電子水準儀復測四角高差,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規范要求。
上一篇:橋式起重機卷揚機構雙制動技術解析
推薦文章: